黑土地上的乡村新事:“新农人”玩转“新农具”
科技加持,稻田管理更加智慧;农产品直播带货,一晚上卖出500单;农业托管,一个人就能管数万亩良田国庆假期,记者走进辽宁省看乡村新事:新农人玩转新农具。 金色的稻浪翻滚,丰收在望。在辽宁省盘山县坝墙子镇,齐欢足不出户,借助卫星导航和田间传感器系统,通过手机就可以查看水稻长势、研判秋收形势。 2021年,齐欢辞去稳定的工作,承包农田、引入先进设备,创办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事企业。好品种,高科技
作者:武江民、汪楠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0-08护好“菜篮子”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人民法院干警走进蔬菜种植基地,与企业、农户话生产、聊法治,围绕蔬菜种植、买卖以及劳务用工等问题进行普法答疑,引导群众心平气和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依法守护菜篮子稳定供给。图为法院干警在辣椒种植基地向农户普法。 本报记者 吴 琪 本报通讯员 甘 勇 黄川南 摄
作者:吴 琪编辑:人民法院报日期:2023-10-08上海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移风易俗
商定菜单、采买食材、布置场地这两天,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六墩村大厨叶海龙忙得不可开交。现在是金九银十的婚礼季,我接下来还有7场村里的婚宴要筹备。 作为农村宴席的老手,老叶对各村的习俗和偏好了如指掌。今年的婚宴流行吃农菜,餐标大概是千元左右。以前大家来找我定宴席的时候,都会问其他村办多大规模、选了什么高档菜,现在这样的攀比心理少了很多,我们清理厨余垃圾也轻松了不少。 老叶感受到的变化,源于移风易俗的持
作者:沈东方编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日期:2023-10-08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新时代新征程,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定能推动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 编 者 更好保护传统村落 浙江省杭州市 渠长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 我国地大物
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10-07一起行走,看乡土新风
村落,一个个村落,散布在祖国的大地上,也散布在悠长的时光里。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传统的气息,也带着蓬勃的气象,讲述着一个个古老而新鲜的故事。金秋时节,我们行走村落,感受这片土地上翻涌着的收获喜悦和无限生机。 编者 三访垌头村 王汉超 近十年,我三次到访垌头。三幕跌宕起伏,连缀起一个村庄的奋斗史。 第一次在2014年底,大约冬至前。村民请来远近的老人看演出,听合唱,吃饺子宴,寒冬腊月热气腾
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10-07中国辣椒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食辣人口超5亿—— 小辣椒长成大产业
在中国,辣是不少地方餐桌上的一大特色。从四川的麻辣火锅到湖南的剁椒鱼头再到陕西的油泼辣子面,由南到北,总有食客对辣有着独一份偏爱。 近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辣椒产业发展大会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辣椒消费国,同时辣椒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种植范围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眼下,正值新一季辣椒收获上市时节,今年各地辣椒生产情况怎样?市场供需形势如何?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作者:邱海峰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期:2023-10-07四川会理:小小石榴果 振兴大文章
新华社成都9月27日电 题:四川会理:小小石榴果 振兴大文章 新华社记者江毅、高健钧、尹恒 可惜、可惜,要不是表皮有点裂纹,这个果子可以卖到7块多一斤。59岁的刘孝华捧着一个将近2斤重的石榴,一脸的惋惜,随手将其放进一旁废果筐里。 9月底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彰冠镇魁阁村,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尽管支起了遮阳伞,刘孝华黝黑的脸上还是一个劲儿冒汗,左手臂上两道长长的血痕是前几天摘果子被石榴枝的尖刺
作者:江毅、高健钧、尹恒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9-28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实效 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红心猕猴桃熟了。四川苍溪县亭子镇现代农业园区里,清河村脱贫户张显志干得起劲,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我种的10亩红心猕猴桃大丰收,收入稳稳的。 乡村产业兴旺。江西宁都县黄陂镇凤溪湾农业生态示范园里,脱贫户刘元生忙着接待游客,好风景带来好前景,吃上生态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红火的好日子,印证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
作者:顾仲阳 常 钦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9-28由通到畅再到好 “四好农村路”托起乡村振兴梦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农村群众谋发展的共同心声。 道路不畅,商贸不旺。一些乡村守着金饭碗饿肚子,水果满枝却没有销路、烂在枝头,十分可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村公路,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大别山区、云贵高原、秦巴山区、大兴安岭、雪域高原曾经山高路远、闭塞落后的地区,如今经济民生因交通而焕发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努
作者:乔雪峰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9-28为乡村插上数字化翅膀
今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搭建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开发村级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村级数据库,打造数字林河智慧乡村,让群众智享数字新生活。图为在关庙镇林河村数字治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乡村治理智慧平台实时监控、分析乡村治理信息。徐江海摄(人民图片)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乡村迎来了新的机遇。多地通过数字赋能,加快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建设,有效推进乡村治理,推动乡村
作者:张一琪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期:2023-09-27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专家:系统推进农业农村节水
人民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许维娜)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必然选择。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水安全。 为深入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关键路径和重要措施。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需要全
作者:许维娜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9-27“独臂干部”李敏:带领村民闯“花”路 共圆致富梦
她在7岁时被一场车祸夺走了左小臂,在成长的过程中,她没有就此消沉,反而变得更加独立坚强。如今,她不仅抢抓电商风口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还带领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她就是李敏,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新河镇双荡村党总支副书记。 李敏在大学期间表现出色,在临近毕业时却因为肢体的残缺而求职受挫。2012年6月,她决定回到家乡,开办网店,沭阳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也是花木电商创业者的摇篮,我为什么不回去试试呢? 在
作者:周静圆 实习生 阙梅梅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9-27这个农业大省,丰收的密码藏在这里
吉林是全国农业大省、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由于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壤造就了良好生长环境,盛产优质大米。 如今,在吉林省众多乡村,水稻已成为优势农产品,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通过多种方式,做强大米产业,增收致富。 种子里藏着致富经 走进位于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的九月丰家庭农场, 一望无垠的稻田里,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枝头,空气中传来一阵阵稻花香。 9月23日,正值中国农民丰收
作者:谢艺观编辑:中国新闻网日期:2023-09-26生态环境部:将黑土地生态破坏问题列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重点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 (欧阳易佳)我们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相关工作,加强黑土地生态保护监管。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把黑土地生态破坏作为重点,查实并公开曝光一些地方黑土地保护不力和治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黑土地是一种珍贵的土壤资源,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部分地区。 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
作者:欧阳易佳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9-26“解锁”新玩法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碧水映蓝天,宜居宜业的江城正焕发新的活力。近年来,武汉市通过实施全域整治、连片打造,形成黄陂木兰大道、新洲桂花大道、蔡甸嵩阳大道、江夏鲁湖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振兴示范带。2023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人民日报社采访调研团近期走近江城,感受农文旅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场景创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在农文旅融合
作者:王绍绍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9-26新疆:新农民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这是自然晾晒的辣椒,朋友们放心下单。9月19日,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五号渠乡下五号渠村村民苏星雨正在家里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农产品。从8月中旬到现在卖了5吨多辣椒,销售额已突破30万元。她说,网络直播销售的都是村民们种的辣椒。 焉耆辣椒个大皮薄肉厚,但是销售渠道单一,卖不出好价钱。大学毕业后,苏星雨毅然回到家乡做起电商,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助农带货,目前粉丝达到13万人。 在天山南北的广袤大地上,一批又一批
作者:杜建辉编辑:新疆日报日期:2023-09-25同心绘“疆”来 “丰”景美如画
洛浦县恰尔巴格镇丘拉克铁热克村村民在自家果园采摘无花果(9月18日摄)。买买提艾力艾尼瓦尔摄 沙湾市举办庆祝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村民在辣椒拼出的造型前载歌载舞(9月22日摄)。王芳吉摄 兵团第五师双河市两河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展示大闸蟹(9月20日摄)。夏特克海拉提摄 精河县托里镇永集湖村村民利用机械采收打瓜(无人机摄)。眼下,该县种植的6000余亩打瓜喜获丰收,村民抢抓农时加紧
作者:张治立 加孜拉·泥斯拜克编辑:新疆日报日期:2023-09-25太原:做强特优产业 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人民网太原9月20日电(武笑)20日上午,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太原市推动农业特优发展情况进行介绍。 围绕立足太原、加工全省、服务全国的思路定位和大城市、小农业的市情农情,强龙头、延链条、兴业态、建集群,坚持品牌引领、园区承载、项目带动、科技支撑、产业融合,全方位推动特优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好成绩。太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志鸿
作者:武笑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9-25云南:不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让法治精神在基层扎根
群众有事摸不着门,就找法律明白人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光明村道路两旁,这样的法治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在光明村李斌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里,一张四方桌摆放着工作日志、民法典以及各种法律宣传手册。在当地,有法律问题先找李斌成了一种习惯。 近日,司法部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采访团走进云南大理、丽江等地,了解当地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情况。法律明白人像播撒下
作者:周静圆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9-22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农村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如何正确把握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探索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深挖乡村生态比较优势,提升乡
作者:罗贤宇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3-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