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北区:打造数字乡村 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柳州市柳北区沙塘镇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探索基层数字化治理新模式,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推进乡村治理中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赋能乡村治理,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社会文明和谐氛围更加浓厚,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推广一个公开平台,实现治理智能化。按照一盘棋、一个库的思路,结合新媒体运用的推广,积极细化优化平台功能设置,全面实现镇、村架构互通,设置公开信息平台4类,办
作者:贾雪临庆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8-01山东曹县:非遗复兴令“朽木可雕”
新华社济南7月23日电 题:山东曹县:非遗复兴令朽木可雕 新华社记者李志浩、王阳 常言朽木难雕。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许多人看不上眼的朽木、软木,经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县木雕匠人的雕琢,却能转化为精致的工艺品。如今,经过融合创新发展,这一传统手艺已转型升级为新型手造产业,产品畅销海内外。 位于曹县孙老家镇的山东省曹县云龙木雕工艺有限公司,是曹县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单位。在入木三分创新中心展厅,匠人
作者:李志浩、王阳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8-01产业兴旺 乡村和美 人才汇聚——山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观察
新华社济南7月30日电 题:产业兴旺 乡村和美 人才汇聚山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观察 新华社记者 勾线、分染、罩染、点花蕊山东巨野县洪庙村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的画室里,农民画师桂怀芳手拿两支画笔交替使用,一笔一画中,一朵风姿绰约的牡丹花跃然纸上。这幅画长10米、宽80厘米,半个月就能画完,能挣到4000元。她指着正在创作的牡丹画说。 下地是农民,提笔是画师。1.1万余名工笔牡丹农民画师,年创作绘画作品1
作者:贾云鹏、陈灏、卢静娜、王岱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8-01争分夺秒收麦忙——河套地区夏收见闻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30日电题:争分夺秒收麦忙河套地区夏收见闻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侯维轶 眼下正是内蒙古河套地区小麦丰收季节,当地组织自有和跨区作业的800多台大型收割机械加紧抢收,机收率达到100%,确保小麦应收尽收。 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农户正在收获小麦。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连日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宏伟村麦田里呈现一派农忙景象,一辆辆联合收割机高效作业,一垄垄饱满麦穗快速脱粒
作者:李云平、侯维轶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31刘焕鑫:促进持续增收 让脱贫民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27日在内蒙古兴安盟召开的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现场会上讲话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民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最根本的是要促进脱贫民众持续增收。 刘焕鑫表示,2021年以来,东西部协作省份和中央单位扎实推进各项帮扶工作,年度协作协议和帮扶计划全面完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阮煜琳编辑:中国新闻网日期:2023-07-31巫山脆李“飞出”三峡库区
新华网重庆7月27日电(欧阳虹云 刘磊)盛夏时节,重庆巫山峡江两岸果树连片,绿浪翻滚,又到了一年脆李丰收季。 驱车从巫山县城前往中华名果巫山脆李主产地曲尺乡,越接近目的地就越热闹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不时停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冷链车,农家院坝里村民赶着将当天采摘的脆李分拣、包装,而后通过脆李专机运往全国各地。 巫山县县长付嘉康介绍,2023年,巫山全县23个乡镇种植巫山脆李,规模达30万亩,挂果面积14万亩
作者:欧阳虹云 刘磊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31小蘑菇长成富民大产业
走进阿尔山市五岔沟镇食用菌产业园区的蘑菇棚,菌菇的芳香夹杂着潮湿泥土的味道扑面而来,菌菇采摘逐渐进入旺季。 我在这干了三四年了,一个月能挣4000多块钱,守家在地的可方便了。五岔沟镇富康社区居民王玉杰说。 从菌棒生产到收获采摘,食用菌产业充分带动就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活水。近年来,五岔沟镇以林业转型为契机,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加大技术投入和资金扶持,不断完善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作者:韩雪茹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7-28“乡村合伙人”唱响山乡“振兴曲”
新华社济南7月27日电 题:乡村合伙人唱响山乡振兴曲 新华社记者贾云鹏、陈灏 盛夏时节的山东济宁泗水县龙湾湖,群山环抱,碧波荡漾。走进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夹山头村,顺着蜿蜒的乡村小道,等闲谷艺术粮仓、夹山音乐厅、民俗博物馆、山居民宿等在绿树掩映下错落分布,吸引游客不时驻足拍照。 从无人问津的山区贫困村,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短短三四年时间,夹山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东等闲谷艺术粮仓文化发展有限
作者:贾云鹏、陈灏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28全力以赴抗灾夺秋粮丰收 农业农村部部署农机防灾救灾工作
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李栋)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是粮食生产的大头。今年极端异常天气多发频发,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复杂,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紧急行动起来切实做好当前农机防灾救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提早做好救灾机具和应急作业队伍准备,全力以赴保障秋粮丰收。 当下,正值双抢和玉米、中稻等秋粮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台风杜苏芮带来的强风暴雨可能对沿海地区秋粮和设施
作者:李栋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7-28粮食生产如何应对今夏“大烤”?
原标题:入夏以来发布高温预警超40次,部分地区达到或超过极端高温阈值粮食生产如何应对今夏大烤?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持续推进水库灌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兴修灌溉和排涝渠道,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扩大粮食旱涝保收面积。图为永丰县佐龙乡捞塘村稻田。刘浩军摄(人民视觉) 近日,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利用水库、机井、方塘等水源,抽水引水浇灌农田缓解旱情,全力以赴保生产。图为洞口县高沙
作者:邱海峰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期:2023-07-27乡村治理现代化之路越走越宽广
走进新时代农村,处处都是新风貌。合作社里致富忙,文化广场欢乐多。田间地头不仅有辛勤劳作的农民,还有体验农事的游客。有的农家小院变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宿、农家乐。党员干部亮身份、干劲足,带领村民过上了新生活。 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中,乡村治理面临各种各样的新挑战,也随之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新机制。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何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完善乡村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近些年,浙江、江
作者:张 洋 王明峰 沈童睿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7-27重庆巫溪:高山村落的乡村振兴剪影
新华社重庆7月26日电 题:重庆巫溪:高山村落的乡村振兴剪影 新华社记者何宗渝、周思宇、刘梓桐 位于大巴山东段南麓、渝陕鄂交界处的重庆巫溪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记者近日深入巫溪境内的多个高山村落,一幅幅生产生活场景映射出巨变抓住土特产三个字精准发力山地特色农业,这些高山村落已经踏上乡村振兴致富路 兰英乡西安村:小贝母长成大产业 见到方孝三时,他正和爱人一起顶着烈日采挖贝母。我从6年前开始种贝母,陆
作者:何宗渝、周思宇、刘梓桐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27国产榴莲上市!
新华社三亚7月25日电(记者赵颖全、罗江、陈凯姿)国产榴莲来了!眼下,海南三亚种植的榴莲已收获,味道怎么样?海南怎么种出榴莲的?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新华社记者走进榴莲种植基地一探究竟。 国产榴莲什么样? 在三亚市育才生态区,海南省优旗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旗公司)的1400亩榴莲陆续成熟。一棵棵榴莲树在山坡上错落有致,每棵树上仅有三四颗榴莲,个个果大饱满。为了充分保存树体养分,初次挂果只能少
作者:赵颖全、罗江、陈凯姿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26东北小县“仙草”开出致富花
七月的雨后,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长白县)百年红松林里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在被当地人称为灵芝山的二道扛子山上,一支支玲珑的不老仙草松杉灵芝擎着花纹小伞,迎风俏立,婀娜多姿。 近年来,地处边陲的长白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灵芝、玉木耳等林下特色产品种植,不断探索林下生金、生态富民的新路子,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长白县仿野生栽培的松杉灵芝。 新华网发
作者:蒋民、黄维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26江西金溪:蜜梨成熟 等你采摘这份夏日甜蜜
盛夏已至,又是蜜梨挂枝时。7月22日,金溪蜜梨季开幕,四方宾客齐聚一堂,感受江西省金溪县的蜜梨文化。开幕式上,不仅有蜜梨展销,文创产品展示,还有非遗表演、香薰体验、金溪味道美食等区域供游客游玩体验。 近年来,金溪县积极培育蜜梨产业,蜜梨产业成为促进金溪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2023年,金溪蜜梨种植面积约6万亩,预计产量达 5.2 万吨,产值可达2.68 亿元。(郭昊)
作者:郭昊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25云南勐腊:乡村美了 旅游火了 农民富了
每月第二周周六,地处边境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满镇勐满村曼烈村民小组,都会上演一场中老民族特色美食大狂欢。人气最旺的时候,4万余名来自中国、老挝的游客汇集于此品美食、买特产、赏文化,热闹非凡。 婆婆,请问曼龙勒赶摆场是从这里走吗?同样每逢周六,在勐腊镇曼龙勒村,来参加周六生态赶摆特色集市的游客络绎不绝。 勐腊县地处中缅老三国交界处,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通过节庆搭台,带领群众走农文旅融合
作者:程浩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7-25长江村里话振兴:一棵蔬菜种出乡村新图景
新华社武汉7月24日电题:长江村里话振兴:一棵蔬菜种出乡村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熊翔鹤、李劲峰 这个大棚里的毛白菜刚刚发芽,再过20几天,就能上市送到市民餐桌上。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道长江村,武汉紫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传红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用手机操控打开大棚浇水系统,数秒钟后,细密的水雾喷洒在了嫩芽上。 从过去的人工劳作,到如今的智能化控制,一棵菜,在长江村里种出了新变化。 长江村位于长江之滨,
作者:熊翔鹤、李劲峰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25全国农服进万家系列活动在山东阳信举办
7月21日,农业农村部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组织开展全国农服进万家系列活动,发布了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点单位名单,交流了畜禽养殖、经济作物领域拓展社会化服务的模式经验。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步视频连线广东高州特色产业生产托管服务创新示范活动和宁夏盐池滩羊养殖社会化服务互观互学互促活动。以此次活动为标志,社会化服务从粮棉油糖为主向畜禽养殖、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等领域加快拓展。农业农
编辑:农业农村部网站日期:2023-07-24水利部部署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高亢)记者23日从水利部获悉,水利部积极部署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全面开展农村饮水问题排查整改,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日前,水利部在湖北英山县召开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相关部门要开展全面排查,强化问题整改,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常态化排查和动态监测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推动解决,并举一反三;聚焦农村供水薄弱环节,分类施策,采取城乡供
作者:高亢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24浙江乐清: 舌尖上的“蟹经济”
新华网杭州7月18日电 蝤蛑( yu mu ),是浙江温州对青蟹的俗称。东海之滨的温州乐清市,土壤以潮土、滨海盐土为主,适宜蝤蛑生长。得益于这样的天时地利,以及乐清市翁垟街道深耕特色农业、打造生态水产养殖模式的人和,美味的翁垟蝤蛑不仅走上了全国的餐桌,还拓宽了渔业致富路。 守护鲜美家乡味 天蒙蒙亮,王蒙撑着小舟划入翁垟街道九房片高效水产生态养殖基地,稍一拽动网笼,塘中水花四溅,成人手掌般大小的蝤
作者:朱建波 孔丽琴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