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丰城:“三大平台”显能手 种粮大户不再“愁”
4月18日,丰城市洛市镇熊家村村民驾驶耕整机平整田地。王堃摄 4月18日,村民在丰城市洛市镇熊家村移栽水稻秧苗。王堃摄 村民驾驶耕整机平整田地。王堃摄 村民驾驶耕整机平整田地。王堃摄 村民在田间劳作。王堃摄 村民在田间劳作。王堃摄 随着天气逐渐回暖,春耕备耕生产拉开序幕,在江西省丰城市洛市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下田插秧、春耕播种的身影。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秧苗的清香,处处彰显一片春
作者:毛思远、王堃、罗佳梦编辑:人民网-江西频道日期:2022-04-21陕西勉县:高山茶园生态美 茶旅融合促振兴
4月19日,村民在勉县漆树坝镇青坪山茶园采摘新茶。 4月19日,村民在勉县漆树坝镇青坪山茶园采摘新茶(无人机照片)。 巴山深处的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漆树坝镇拥有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地理环境优势和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传统,全镇高山茶园达4.6万亩。近年来,该镇围绕茶旅融合项目,加快茶叶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茶园观光、茶叶采摘、制茶体验、农家休闲等一体化建设,以茶促旅,以旅带茶,
作者:陶明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20重庆石柱:“红黄绿”三色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依靠科技赋能,鲜红的辣椒走出了大山,红遍全国;打造全产业链,黄连成为近万户农民致富的骨干产业;抓住农旅融合的机遇,嫩绿的莼菜既好吃又好看,效益增值近年来,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深挖资源禀赋,深耕以辣椒为代表的调味品产业、以黄连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以莼菜为代表的绿色蔬果产业,以红黄绿三色描绘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科技赋能,小辣椒做成大产业 走进位于石柱县龙沙镇的重庆小天鹅百福食品公司的加工车间,一股加工
作者:李勇、张桂林、李松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20广西田东:荒山上安装光伏板 助力乡村振兴
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江城镇的荒山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堆砌起错落有致的梯田,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并源源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据介绍,这是田东县江城镇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用地约3000亩,总投资5.7亿元,已列入广西重点项目名录,计划4月底并网发电,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71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5.39万吨。 近年来,田东县积极引进各类资本投资新能源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风
作者:陈燕、周金鹏编辑:人民网-广西频道日期:2022-04-20贵州杉坪:“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4月18日,村民在桐梓县娄山关街道杉坪村黔北花海景区杜鹃花种植基地劳作。 4月18日,村民行走在桐梓县娄山关街道杉坪村黔北花海景区马鞭草种植基地。 4月18日拍摄的桐梓县娄山关街道杉坪村民居(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娄山关街道杉坪村按照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动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引领社会资本参与黔北花海旅游开发,助力乡村振兴。据悉,杉坪村黔北花海景区占地约4
作者:杨楹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9湖北秭归:柑橘花开采蜜忙
4月18日,养蜂人带着蜂箱来到秭归县归州镇柑橘园采柑橘花蜜。 4月18日,秭归县归州镇周家湾村养蜂人在检查蜂箱(无人机拍摄)。 4月18日,秭归县归州镇屈原庙村养蜂人在柑橘园检查蜂箱(无人机拍摄)。 眼下,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柑橘正值盛花期,养蜂人忙着采收柑橘花蜜,增加收入。
作者:郑家裕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9安徽庐江:机声隆隆插秧忙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郭河镇河广家庭农场大田内,农户正在进行机械插秧。 庐江县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53万亩,该县抓紧当前晴好天气,调集4000多台(套)农业机械分赴各地,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抢插抢播早稻,助力夏粮高产稳产。
作者:赵越、左学长编辑:人民网-安徽频道日期:2022-04-19山东荣成:“海中候鸟”转场忙
4月18日,在山东省荣成市寻山街道爱伦湾海域,养殖工人们将500万头来自福建海域越冬归来的鲍鱼运往养殖海区继续养殖。据悉,这批鲍鱼于去年11月底南下福建海域越冬,今年4月中旬起,分多个批次陆续北上回家。 随着荣成市鲍鱼养殖海区的水温持续回升,预计到5月中旬,所有南下越冬的鲍鱼将全部北归。
作者:李信君 摄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04-19北京平谷:花开引客来
4月17日,小朋友在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樊各庄村油菜花田中玩耍。 4月17日,小朋友在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樊各庄村大桃种植示范基地欣赏桃花。 近日,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的桃花、油菜花竞相开放,吸引市民前来参观拍照,感受春日美好时光。
日期:2022-04-18山东菏泽:美丽产业“花”样年华
4月14日,在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的曹州牡丹园内,高级农技师赵信勇在查看自己培育的牡丹。 4月15日,山东省菏泽市胡集镇黄屯村村民在查看林下牡丹生长情况。 4月15日,在山东省菏泽市市民文化中心,一名工艺美术师在制作牡丹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 近期,山东省菏泽市48.6万亩牡丹花进入开放期。菏泽种植牡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由单纯的花卉观赏拓展
作者:朱峥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8西藏墨脱:竹编技艺铺就乡村振兴路
巴登村村民在家编织竹筐(4月15日摄)。 巴登,门巴语意思是直直的藤竹。西藏墨脱县背崩乡巴登村,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一个村落。竹编技艺是当地门巴族的绝活儿,不仅成功申报了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成为当地人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巴登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利用农闲时间编织竹器,在守护传承几百年技艺的同时实现增收。 近年来,巴登村充分利用当地竹编传统技艺,不断整合优势资源,稳步发展竹编产品项目,在硬件
作者:晋美多吉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8福建武夷山:茶乡春色好 茶农采茶忙
4月15日,茶农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的茶山上采摘新茶。 4月15日,茶农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的茶山上采摘新茶。 4月15日,武夷山市星村镇茶农在晾晒茶青。 目前,福建省武夷山正值采茶制茶季。
作者:陈颖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8精心研制黄精新品,华泰药业打造药食同源又一佳品
近期,保健品市场出现了一款新型黄精药食同源康养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该产品以滋养益气、强筋活络、养心安神、润肺生津等功效为主,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这就是广西华泰药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精心研发和不断试验而最终推出的黄精系列产品。该产品材料中的黄精主产于中国长寿之乡广西昭平县,被誉为仙人余粮,久服不饥,益补五脏,性平味甘,润肺滋阴,补脾益气,日常服用之佳品。 成立于2008年的广西华泰药业有
作者:雯雯日期:2022-04-15浙江:抢抓农时 春忙田园美
4月14日,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的春暖花开生态农场,农民在管护大棚作物。 4月14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下塘村的一处麦田,农民给小麦施肥(无人机照片)。 4月13日,在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东浦农场,农机在翻耕农田。 正值春忙时节,浙江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作者:李肃人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5浙江临安:垃圾分类数字化 创建美丽村社
4月14日,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妇联组织党员志愿者在庭院里给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介绍如何变废为宝。 2021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推进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启用智慧垃圾收集大数据平台,为农户安装含智能芯片的分类垃圾桶,目前镇域内已实现垃圾智能扫码分类全覆盖。同时,由该镇妇联牵头,组建巾帼督导员队伍,通过给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积分兑换礼品、交叉巡查监督等措施助力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推进美
作者:徐昱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5湖北竹山:“线上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4月13日,在竹山县绿松石小镇,工作人员在直播销售绿松石。 近年来,湖北省竹山县采取培育电商从业人员、引入电商平台、建设直播基地等方式,助力县域产品线上销售。通过线上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伍志尊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5浙江景宁:手把手传技 面对面带富
4月13日,村民在景宁县毛垟乡苔藓文化园学习苔藓画制作技术。 4月13日,在景宁县毛垟乡,村民在苔藓工厂栽培基地学习苔藓绿化工程技术。 4月13日,景宁县毛垟乡农技人员(左三)在苔藓培育基地向村民传授种植和养护技术(无人机照片)。 近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在毛垟乡举办多场苔藓种植养护、产品加工、绿化工程等技术培训,为从事苔藓特色种植的村民拓宽增收门路。毛垟乡是景宁县一个偏远的山区乡,近
作者:李肃人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4福建政和:发展特色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4月13日拍摄的政和县东平现代农业光伏产业园一角(无人机照片)。 4月13日,政和县东平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在东平村进行插秧作业(无人机照片)。 4月13日,村民在位于东平镇东平村的金穗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劳作。 近年来,福建省政和县在做精做细茶、竹两个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实施高山蔬菜、名特优水果、优质食用菌、有机水稻等现代农业工程,建成一批产业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林善传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4广西贵港:建好“四好农村路” 加速交通振兴
近日,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奇石村六坭屯,只见一条宽敞整洁的沥青道路通到群众家门口,道路施工人员正操作机器划标识线。看着新修好的道路,六坭屯村民周志策脸上露出幸福笑容,他笑着说:以前这条道路路面有些损坏,群众出行不方便,现路面铺上沥青,我们不管是赶集还是进城,都很方便。 奇石村至六坭道路是六坭屯村民出行、运输主要通道,由于原道路不同程度损坏,群众出行不便。为改善道路通行状况,港北区交通运输局随即
作者:王勇、陆宏夏、陈洁儀编辑:人民网-广西频道日期:2022-04-14海南琼海:春光好 鱼满舱
暮春时节,海南琼海持续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渔民加紧进行海洋捕捞。每天早晨,一艘艘渔船沐浴春光满载而归。
作者:蒙钟德 摄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