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5号线 见习医生于逸飞 脱险后重回地铁跪地6小时救人
事后看到地铁5号线里的险情视频,于逸飞还是有些害怕。 这是一段在互联网上流转较广的视频:积水漫进地铁车厢,焦急的乘客踩上车厢两侧的长凳上,打电话报警求助,水已没至乘客的胸口,留下高度不足一米的逼仄空间。 26岁的于逸飞是从这趟水中抛锚的地铁里脱险的第一批人。就在快走出地铁站时,作为郑州人民医院的见习医生,他又穿上崭新的白大褂折返救援,从7月20日下午6点多直到夜里12点,连续6个小时
作者:程亚龙 李桂编辑:新京报日期:2021-07-26河南米河镇高庙村:材料厂长马垣振 一辆铲车救下70余硕博生
马垣振在米河镇高庙村开了一家材料厂。7月20日早上8点多,他从厂里出来吃早饭,发现厂房前的汜水河水位暴增,几乎快淹到桥梁。生活在巩义市米河镇40年,马垣振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 差不多同时,在米河镇西侧的竹林镇,吴奇峰、岳钟琪等七十余名刚毕业的硕博生,结束在镇上为期四天的入职培训,分乘两辆大巴车,返回郑州市。 两辆车很快就无法行驶,越涨越快的水逐渐让车辆失去了控制。在厂里的马垣振听到了
作者:冯雨昕编辑:新京报日期:2021-07-26郑州大雨中,不会游泳的志愿者周大坤接连救起15人
周大坤不会游泳,也没想过当英雄。 看到第一个女孩呛水时,周大坤正站在郑州金水区农科路与经三路附近金成国际广场的台阶上避雨。 那段路地势比较低洼,7月20日下午,积水从一米多深涨到一米五六,最深的地方接近两米。 周大坤看到女孩呛水,什么都顾不上想,立刻跳了下去。积水里,被大风吹倒的电动车、共享单车支架蹭到他的腿,掉落的花坛木板上还有钉子。忍着痛,他向女孩走去。 从20日下午到21日凌晨
作者:徐杨编辑:新京报日期:2021-07-26江西省红十字基金会再向河南支援170万元救灾资金
河南省红十字基金会向江西省红十字基金会发来感谢信。 江西省红十字会供图 继向河南省红十字基金会拨付455万元救灾资金后,江西省红十字基金会22日再向河南省新乡市红十字会捐赠170万元。 据了解,自7月19日以来,河南新乡市普降大雨,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截至21日晚10点半统计,该市受灾人口478981人。其中紧急避险13025人,紧急转移安置10942人。 江西省红十字会称,捐赠的170万元,用于
作者:吴鹏泉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23风雨之下携手共进!直击郑州防汛救灾中的暖心画面
大暴雨之后,郑州街头的积水正在逐渐退去,各方的救援也持续展开。 在郑州东三环,此积水区域积水很深,从高空来看很是震撼,积水中有垃圾车被困在在水中,而很多私家车漂在水中只露个车顶。救援队人员积极解救被困人员,乘坐冲锋舟展开救人。 大暴雨过后,郑州开始逐步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但市区的多条道路依然有较深积水。在市区东部一条道路上,积水深导致无法通过,这个区域的道路路面积水流速飞快,大家一起手拉手,确保
编辑:央视网日期:2021-07-23捐款1亿元捐物1亿元 辽宁方大集团驰援河南防汛救灾
大批食品、药品等救援物资正在驰援河南途中。 辽宁方大集团供图 7月22日,记者从辽宁方大集团获悉,近日,河南全省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多地遭遇特大水灾。灾情牵动人心,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迅速联系河南省慈善总会捐赠现金1亿元人民币和价值1亿元的应急救援物资,用于保障当地群众人身安全、紧急采购救灾物资和灾后重建工作。 大批援助物资连夜装车。 辽宁方大集团供图 目前,1亿元现金已捐赠到
作者:王景巍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23河南郑州:八方来援
7月22日,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驾驶冲锋舟在郑州市郑东新区进行抢险救援。 7月22日,蓝天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参加抢险救援。 7月22日,东莞蓝天救援队的29名志愿者日夜兼程抵达郑州,直奔救援现场。 7月22日,蓝天救援队的一名队长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安排救援任务。 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多方力量抵达郑州,大批志愿者和当地民众一起投入暴雨灾害的抢险救援。
作者:赵鹏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23郑州好心“民宿哥”:免费开放50多家民宿给受灾者“共享”
一场罕见的大暴雨,让河南郑州陷于内涝之中。 20日,当地酷特区城市民宿店主吴帅龙一夜未眠,电源一直连接着手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求助电话。 如果大家需要休息,可以直接联系我们民宿的工作人员,我们会免费为大家就近安排住宿。在郑州经营着50多家民宿的吴帅龙告诉记者,从20日晚9点多开始,他们不再接受客人付费预订,而且将剩余房间及所有公共区域免费共享。 现在还有房间吗?哪怕是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20日晚,
作者:苟春编辑:华西都市报日期:2021-07-22被困郑州地铁5号线的乘客:我知道救援一定会来
郑州暴雨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记者采访了一些亲历者,他们有被困地铁5号线的乘客、等待救助的郑州小区市民、人在囧途的外地旅客、滞留在车站的学生管乐团听这些亲历者讲述他们经历的终身难忘的故事。暴雨后很多郑州酒店不约而同降价,此事登上热搜,其中一家郑州酒店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要和大家共渡难关。 地铁惊魂 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等到救援人员 7月20日,郑州暴雨造成地铁严重积水,隧道里的积水瞬间涌
作者:宋世锋 孙庆云编辑:扬子晚报日期:2021-07-22暴雨中停摆的K226/227次列车,并不是一座孤岛
7月19日下午16时53分许,当K226/227次列车从郑州驶出来时,乘警长申辰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这趟乘务会因为暴雨受阻在路上。 这列从广州开往兰州的车次,从广州至郑州段为K226,从郑州到兰州段为K227。如果一切顺利,这趟时速约120公里的列车将会在约16个小时后顺利抵达兰州。 彼时,河南多地正遭受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郑州这座千万人口城市被洪水团团围困,洪水涌入地铁、医院、商铺,也淹没了周边的村
编辑:中新社微信公众号日期:2021-07-22浙江湖州:志愿服务 便民利民
7月21日,在湖州市吴兴区飞英街道吉山四社区的固定服务点,一元益愿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缝纫服务。 7月21日,在湖州市吴兴区飞英街道吉山四社区内,一元益愿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7月21日,在湖州市吴兴区飞英街道吉山四社区内,一元益愿志愿者为社区居民理发。 7月21日,在湖州市吴兴区飞英街道吉山四社区的固定服务点,一元益愿志愿者为社区的孩子们开设暑期学堂。 7月21日,在湖州市吴兴
作者:徐昱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22我在郑州亲历暴雨:回不去家、酒店爆满,还好有逆行的你
这辈子没见过那么大的雨!被困在郑州某酒店的小婷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她于7月19日下午从北京抵达郑州,还未到达工作地点,就因大雨无法出行。她说,酒店从20日下午已经停水、停电,附近几个大型商场全部关门,对面一家还在营业的小吃店却成了最遥远的距离,因为街上的水已经漫至腰部以上,要至少两个人搀扶才能挪动步子。 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郑州市的郑州、登封、新密、荥阳、
作者:薛宇飞 常涛 付玉梅编辑:中新经纬客户端日期:2021-07-21“书香万家”公益活动在港启动 出版界赠书万册
第31届香港书展20日踏入最后一天,大型文化公益活动书香万家同日启动。活动邀请出版文化业界捐赠1万册图书,并举办一系列活动,希望将书展阅读热潮延续至全港学校及社区。 据悉,书香万家大型文化公益活动包含悦读社区百区漂书及行走的图书馆百校行活动两个子项目,为期半年,预期可吸引逾万名在校师生参与。活动邀请出版文化业界捐赠1万册精品图书,定期举办社区书展、主题漂书和阅读分享等活动,同时行走的图书馆公益图书
作者:韩星童编辑:中新社日期:2021-07-21厦门马拉松走进阿拉善 “种树植心” 七年不辍
为土地荒漠化治理贡献绵薄之力。 厦门马拉松供图 2021建发厦门马拉松赛建发绿跑在行动走进阿拉善种植活动17日至19日举行,厦门马拉松与建发集团一起带领厦门马拉松绿跑家庭们前往阿拉善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公益基地种树植心。 厦门马拉松相关人士7月20日称,这是厦门马拉松走进阿拉善种植的第七个年头,他们怀揣着公益之心,穿越千里,用行动播撒绿意,为土地荒漠化治理贡献绵薄之力。 本次沙漠种植之行,厦门马拉松
作者:杨伏山 吴馨骅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21甘肃警方设立96个免费采血点 助失散家庭“早日团聚”
失散家庭丧失寻找信心、对公安机关采血认亲公益计划知晓度不高,一直是制约团圆行动的突出瓶颈。甘肃省公安厅刑事警察总队总队长亢卫忠说,甘肃将设立96个免费采血点,实现省内县域全覆盖,全面排查失踪儿童父母、收领养人员、非正常落户人员、福利院救助站来历不明人员等重点群体,全面核查身份、采录血样、完善信息。 7月20日,甘肃省公安厅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就扫黑除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团圆行动
作者:高康迪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21居家下单,服务上门 “外卖服务系统”助力居家养老
老人居家下订单,贴心服务送上门;燃气报警器、人体感应器等适老化改造,使得老人的日常生活一直处于被保护状态7月17日,扬子晚报记者在南京市鼓楼区采访时发现,数字化养老正给传统的养老领域带来悄然改变。 老人需求响应更及时 接单、计时、评价乍一看以为是外卖服务系统,但仔细一瞧,却发现这是南京市鼓楼区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的管理员、服务商正在使用的智慧养老服务版。 老人居家下订单,贴心服务送上门,已成为心贴
作者:薛玲编辑:扬子晚报日期:2021-07-20湖北女青年办公益书店 用书籍助“岛民”看世界
我希望书店能打开岛上居民看到世界的窗口,帮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近日,在位于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上的岛上书店内,35岁的店主陈木兰说道。 百里洲是长江江心洲,面积212平方公里,近5万人口在岛上栖居。2019年,陈木兰带着爱人和孩子从上海回到百里洲创业。回来后,她发现岛上的年轻人很少,而很多孩子都跟着老人生活。 看到现在的小孩子都喜欢玩手机看电视,心里挺急人的。陈木兰说,由于她从小就喜欢阅读,所
作者:董晓斌 姚红 黄路遥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20“一指老师”为留守孩童炸薯条:我想为他们点亮天空
这是一段令人动容的视频:一位没有左臂的老师,用仅剩下一根手指的右手,拿着薯条给学生吃,学生也喂他吃。 视频中这位一指老师叫张雄峰,今年46岁,出生于浙江省遂昌县石练镇的一个小山村。14岁时,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左臂和右手的4根手指。命运多舛,但张雄峰从未放弃希望。2001年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后,他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近日,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张雄峰说:我能够走到今
作者:闫春旭编辑:扬子晚报日期:2021-07-20许国强:三十年如一日 放映电影7000多场
日前,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审核确定了由各地和军队系统推荐的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5类322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下面来看今天(7月18日)的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展播。 见到许国强时,他刚接到隔壁村的电话,请他和妻子当晚去村里放映电影。 青海省共和县铁盖乡吾雷村村民 许国强:电影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也走过了四代,现在出去放电影比以前方便多了。现在出去放电
编辑:央视网日期:2021-07-20“南粤家政”工程助广东河源贫困户人生“逆袭”
河源家政一条街。 广东省人社厅 供图 从曾经一贫如洗到现在月入过万元,河源市紫金县义容镇宝山村村民邓小媚经历了从贫困户到专业月嫂的逆袭,走出一条就业脱贫、增收致富新路子。 邓小媚在成为月嫂之前,有一段辛酸经历:丈夫因病去世,一个小孩身有残疾,高额医疗费和其他两名学龄孩子的学费及家庭各项支出,让她不堪重负。2017年,她参加了当地政府部门开设的月嫂服务培训班,经过15天培训,顺利取得从业证书,并为深
作者:程景伟 陈建新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