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裴悦彤 文:魏凯 任琳琳
7月15日至18日,东北林业大学“鹤鸣绿洲·红韵相承”实践团队赴齐齐哈尔市扎龙满族村开展主题为“重寻鹤魂探民俗,再舞红旗颂青春”的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团队此行以“鹤魂”精神为指引,探访扎龙满族村的民俗文化,并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开展实践调研。
【01】缅怀环保烈士徐秀娟,追忆“鹤魂”精神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满族村,是我国第一位环保烈士徐秀娟的故乡,也是“鹤魂”精神的起点。徐秀娟与鹤的动人故事随着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由此提炼而来的“鹤魂”精神,也被纳入东北林业大学的精神谱系,由一代代学子感悟传承。
“鹤魂”精神,便是“鹤鸣绿洲·红韵相承”实践团队此次活动的根本指引。团队共同探访了徐秀娟故居,重温徐秀娟一家三代养鹤人的故事,并采访了扎龙满族村纪检委员关玉娇,从她口中了解村民视角下徐秀娟的故事。在组织委员高俊的介绍下,团队还参观了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扎龙生态文明文化展览馆,深入了解了扎龙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满族民俗文化传承。
【02】探访扎龙满族文化村,感悟非遗文化传承
团队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开展实地调研后,前往满族文化村体验了特色民族风情,并有幸采访了黑龙江省非遗传承人王羽老师,听她讲解满族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满族剪纸文化的历史、发展和传承。王羽老师表示,她很高兴能用剪纸记录满族文化、讲述满族故事,但满族剪纸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仍需年轻人接续努力。
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王羽老师并参观她的剪纸作品,团队不仅对满族剪纸文化这项非遗技艺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传承人背后的匠心与坚守。满族剪纸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既表达着民族文化的细腻,又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青年一代携手共进,未来,团队希望能在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展现青年担当,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团队还与村党总支书记苍义铎书记进行交流,了解更多满族文化传承背后的故事。苍书记表示,徐秀娟烈士的故事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扎龙满族村参观徐秀娟故居,并在这里感受满族文化的魅力。这就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一批年轻人愿意留下来建设家乡,为乡村建设和民族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03】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青年学子显担当
为进一步传播环保烈士徐秀娟的动人事迹、了解大众对“鹤魂”精神和满族文化的“鹤鸣绿洲·红韵相承”实践团队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采访、调研与宣传工作。
团队成员在扎龙湿地中采访了鄂伦春族小伙、北京小学老师等来自不同地方、具有不同背景的游客,并开展主题宣讲,既科普了徐秀娟的生平事迹和“鹤魂”精神,又得到了多元视角下对于团队实践活动的反馈。
在与游客的交流中,团队得知大多数游客都听过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但真正了解背景故事的并不多,知道徐秀娟的更在少数。团队的科普得到了许多游客的认可,一些游客更是表示要为到实处、做实事的大学生点赞。
“鹤鸣绿洲·红韵相承”实践团队在此次“文化浸润行”中,不仅对“鹤魂”精神和扎龙地区的满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深切感触于扎龙满族村的风土人情。未来,团队希望能以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为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