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辽宁工业大学传承党的光荣,心永向党的三下乡实践之旅

【导语】

为赓续革命精神,擘画青春蓝图,辽宁工业大学的八名大学生组成了一支“传承光荣,永远心向党”三下乡实践队,于2024年7月上旬,分别前往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东湖公园以及牤牛村,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专项活动实践。

深入了解锦州的红色革命,在这短短五天内,触摸党的痕迹,感受历史的余温——这革命的星星之火早已熄灭了百年,但又似乎从未弥散,在时空里经久不衰。

【正文】

辽沈战役纪念馆——2024年7月4日“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东北军民紧密团结,并肩作战,才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雄伟业绩。2024年7月4日,“三下乡”专项活动实践考察就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拉开序幕。

图为实践队员在参观展馆 陈羿菲 供图

整个纪念馆按历史时间顺序一步步深入,由首层进入后,一件件饱经风霜的文物、一张张穿越时间的历史照片,在陈列馆的保存下历久弥新,无声的叙说着百年前令人振奋的党史。

东湖公园——2024年7月5日

2024年7月5日,组员们抵达锦州东湖公园进行参观。锦州东湖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胜地,更是党的绿色治理政策的生动写照,镶嵌在城市版图之中。

这一次的实践活动,小组成员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先进行了实地调研,充分了解了实际绿化情况和生态治理建设成果;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当地居民进行绿色相关的知识科普,收集群众的宝贵意见和改造建议。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周围居民 陈羿菲 供图

绿色治理政策的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正如古人云:“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党的政策注重长远规划,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在锦州东湖公园的建设中,充分考虑了生态平衡,合理配置资源,使得公园既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同时,绿色治理政策还强调了全民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公园的建设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呵护这片绿色家园,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党的绿色治理政策如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锦州东湖公园则是这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它见证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也让我们看到了美丽中国的未来。

翠岩镇牤牛村——2024年7月6日至7月8日

锦州翠岩镇牤牛村,曾是一个不足百户的小山村,而如今却是一方名闻天下的红色热土。七十多年前,这里是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大决战胜利的号角,让锦州成为了新中国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

2024年7月6日至7月8日,组员们前往锦州牤牛村,进行第三次红色三下乡考察与实践,这一次的实践活动持续了三天。在这三天内,参观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部旧址;观看红色义演重现百年前的锦州前线;目睹了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作战室和他们艰苦的生活环境;参观牤牛村数字展厅,学习乡村振兴策略。

曾经历史书中学习过的熟悉的战役就发生在脚下这一片夯实的土地上,它曾浸染过鲜血,被钢铁般的抗日决心与复兴的期盼笼罩过,也铸就了新中国的崛起。

图为实践队员在牤牛村合影 陈羿菲供图

战争的硝烟虽已久远,但这样的小小乡村,代代不忘光辉历史,丹心秉承革命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结合凌海市翠岩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带领牤牛村人民,立足“红色”根源,绘就牤牛村走向振兴的大美画卷。

【结束语】

在时代的浪潮中,“三下乡”不仅是一项简单的实践活动,更是一种使命的传承。实践队通过不断深入,切身体会党的光荣历史,感受党的指引,为之动容。

在“三下乡”的实践中,我们走进乡村,聆听那些口口相传的红色故事,聆听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岁月中英勇奋战,为了理想信念前赴后继;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细细阅读党的光辉历程;调研考察东湖公园,蔓延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

辽沈战役中的坚韧不拔,抗战时期牤牛村冉冉升起的新中国第一缕曙光,以及东湖公园落实习近平主席生态治理策略,完善生态建设。——这五天的所见所感,历历在目,让人深刻体会到了党的伟大,深知传承党的精神责任重大。

传承党的光荣,永远心向党,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身为新时代青年,应当以先辈为榜样,以党的思想为指引,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坚定信念,将党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投身于“三下乡”的伟大实践,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的华章,让党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通讯员:许超、魏宗杰)

上一篇:三下乡|匠心独运织锦绣·世代相传续华章
下一篇:历史传续爱国心,昭昭青衿诵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