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 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研究力作——《县城城镇化数字化协同发展研究》出版发行

当前,我国超大城市、大城市、城市圈和城市群的数字化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县域层面的数字化基础仍显薄弱,亟待通过技术赋能补齐短板、释放潜力。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发挥数字化的驱动作用,推动县域空间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治理结构变革?李燕凌教授最新出版成果《县城城镇化数字化协同发展研究》一书系统回答了以上诸多问题。

多年来,李燕凌教授团队围绕当代中国县乡基层政府治理、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数字治理等领域现实问题,做出了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有益探索。此次出版的《县城城镇化数字化协同发展研究》一书,作为李燕凌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为核心命题,以“数字县城”为研究核心,立足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与乡村振兴四大战略目标,系统阐述了城镇化与数字化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与实践路径。作者通过构建“三维驱动分析框架”,深入解析县城城镇化数字化协同的内在逻辑与驱动机制,提出了“三农三变,一核五治”的现实路径,为传统农村向数字城镇、传统农业向数字产业、传统农民向数字公民的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本书不仅反映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还结合中国县城发展的实际问题,为推动县域数字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具有时代性和解释力的学术贡献。

【内容简介】

本书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以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理念,拓展了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视域,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和“以数字为重要支撑”的交汇点——“数字县城”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对象。本书具体研究了以“数字技术”为显著标志的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与“数字化”之间的耦合关系、互促机制、重点领域和实现路径,建构具有适配性、包容性、时代性和充分解释力的县城城镇化数字化协同发展的三维驱动理论框架。此外,本书还在“数字化”视角下展开空间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治理结构变革的相关探讨,加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解析县城城镇化数字化协同发展新机制。本书重点关注“县城城镇化”与“县城数字化”的耦合机理,从县城善治的角度出发,在“三农三变”(城乡二元分割下的农村向城乡融合型城镇转变、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农业转移人口向市民转变)的基础上,融合以人为核心,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发展理念。

本书受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字化视角下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AZD049)和“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李燕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领军学者。陕西省社科联特聘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数字政府、应急管理、城乡公共治理、地方政府行政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3项、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主持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供稿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湖南教育电视台 通讯员 赵哲阳)

上一篇:首届“三清故事”桃花源春游季活动在江西玉山四股桥乡成功举办
下一篇:青岛市民政局举办“青心论坛—我眼中的民政”青年干部演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