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2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独角兽实践团·藏蓝青春行团队赴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开展“重走雷锋路,青春报国行”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7月,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独角兽实践团·藏蓝青春行团队赴辽宁抚顺参加辽宁省委、抚顺市委市政府主办的 “重走雷锋路,青春报国行”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先后去到以赫图阿拉城、红石村榆红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地方,通过重走雷锋路,加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感悟;聆听“百姓雷锋”、“抚顺劳模”李根同志讲授乡村振兴以及基层治理经验。

赫图阿拉城:清韵遗风见初心

赫图阿拉城入口处,成员合影留念。陈秋丁珺 供图

被誉为“清王朝第一都城”的赫图阿拉城,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青砖灰瓦间仍透着后金时期的雄浑气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走入古城,仿佛能听见四百年前的号角声在街巷间回荡。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陈秋丁珺 供图

赫图阿拉不仅是一座城,更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传承民族文化,保护历史遗迹,促进民族团结,这是每个人的责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雷锋精神为指引,续写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榆红家庭农场:基层治理密码

实践团队与“百姓雷锋”、“抚顺劳模”李根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实践团队就如何带动村民发展致富和怎样做好基层治理等问题向李根同志请教学习。成员们从中切实体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干精神,学习到丰富的基层治理经验。

团队成员在大棚近距离观察赤松茸和灵芝。傅思锦 供图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李根作为榆红家庭农场的创办者、带头人,带领党员干部成立党群共富责任区,组织党员学习食用菌种植—收获—加工—销售一条链式产业,开展党员带头致富骨干与农户结对帮扶,在农场发展与农户增收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为家庭农场的稳定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产业带动,激活发展动能

李根同志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带动村民发展灵芝种植产业,引进赤松茸种植项目,并且利用玉米秸秆等作为菌棒原料,既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家庭农场还把目光聚焦到赤松茸、灵芝、木耳等的深加工,打造“家庭农场也是加工厂”的食用菌种植—收获—加工—销售一条链式产业。

 

实践团队参观灵芝产品加工车间。张若妍 供图

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针对低保户,村党组织采取党支部兜底,党员包户的形式,带动每户低保户种植赤松茸。该创新举措确保了党的领导,保证发展为了人民,惠及人民。

协商共治,化解发展难题

以榆红家庭农场为依托,建立起“意见反映室”和“邻里说理处”。充分利用农场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的优势,收集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开展基层协商。通过地头协商、板凳协商、入户协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促进乡村和谐稳定,为农场与村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优化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为了让村民们拥有一个优美的环境,红石村一手抓村庄发展,一手抓村庄治理。村党委组织成立了垃圾分类整治小组,明确干部包片、党员和村民代表包户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责任,开展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工作。

榆红家庭农场。傅思锦 供图

在基层治理中要深入了解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党员带头示范经验,警校大学生可以学习这种党员带头作用,在基层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群众,共同为基层发展努力;在基层工作中可借鉴“意见反映室”和“邻里说理处”的模式,搭建民意沟通平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作者:刘梦州 刘钧淼

上一篇:浙江兰溪市金钟岭社区共富集市社区合伙人彰显公益担当
下一篇:双鸭山市心理咨询中心雷锋志愿者团队携手长安街道长安社区开展“情系老兵 暖心护航”慰问困境退役军人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