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广州华商学院瑶山筑梦突击队专访连山壮歌非遗传承人梁联英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部署,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5年7月15日,广州华商学院瑶山筑梦突击队走进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镇加田片区,与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山歌传承人进行访问与学习。在此次交流中,队员们以脚步丈量民族文化的厚重,以青春智慧赋能壮歌传承,为深入了解壮歌文化底蕴、精准助力非遗传承工作的开展定了坚实基础。

卢瑶摄

连山壮歌简介

连山壮歌是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壮族民间歌曲,主要分布在连山地区,具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学术研究和传唱度相对较低。

壮族山歌有“出门三步起歌声”的习惯,寻情觅爱,传播知识,表露情感等都喜欢以歌声代替。壮歌分劳动山歌、情歌、风俗歌和知识歌等,以情歌为多。主要句式是四五句为一首,每句3个字和7个字居多。曲调有自由流畅的慢调、活泼开朗的快调和高亢悠扬的高调三种。

壮歌是壮族人民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形式,也是宝贵的非遗文化瑰宝。壮民聚居地有歌圩传统,每年举办歌圩节来展示壮歌和壮族文化。

传承人介绍

梁联英,连山壮族人,省级非遗项目壮族山歌传承人,自幼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耳濡目染下,从小便对壮歌有浓厚兴趣。7岁开始学唱壮歌,如今10分钟就能自编一首山歌,见景唱景、见物唱物,随口就来即兴演唱技法是她的拿手好活,世事万物都能成为她口中的唱词,曾荣获多项市级,省级歌唱大赛奖状,是小三江赫赫有名的“金嗓子”。

黄昭冉摄

传承人采访

1.问:作为非遗传承人,您一般是怎么宣传这项非遗文化的?

答:我一般是去学校开展壮歌教学,哪个学校邀请,我就去哪里。因为现在很多孩子连壮语都不会说,如果不主动去教,这项非遗技艺可能就会失传。虽然我已经50多岁了,但只要能传承壮歌文化,再辛苦也值得。每年"三月三"、"七月七"等传统节日,我都会组织壮歌队伍进行展演,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传统文化。

2. 问:壮歌有哪些特色唱法或调子?

答:壮歌最具特色的是其原生态的唱腔和韵律。我们连山的壮语发音最为标准,保留了最纯正的传统韵味。比如《迎客歌》采用"四句一段啰"的独特结构,通过三段歌词完整展现待客之道:迎客、待客、送客,生动体现了壮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唱歌示范……)

3. 问:壮歌在不同场合表演时,有特定的风俗或习惯吗?

答:壮歌与壮族生活息息相关,场景不同,歌也不同。婚嫁有喜歌,建房有贺歌,节庆有欢歌。虽然现在很多场合使用普通话,但我们还是坚持用壮语演唱,因为语言毕竟是文化的第一灵魂。

4..问:老师您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壮歌演唱者,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答:优秀的壮歌演唱者首先要精通壮语,其次要懂得因地制宜。比如在学校教学时,就要选用适合学生的歌曲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有传承文化的使命感,要让壮歌在新的时代焕发生机。

5.问:您最难忘的壮歌记忆是什么?

答:爱情歌吧,最难忘的就是壮族传统的"对歌择偶"习俗。过去壮族婚恋中,女方以歌考男方,对得上且唱得好,才会应允婚事,用歌声定姻缘,是原生态的浪漫,可惜现在这种传统少见了。

房庆艳摄

一袭壮锦传古韵 歌声嘹亮动人心

在壮歌传承人才培养基地,身着特色壮族服饰的传承人梁联英老师向队员们详细讲解了壮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基地内丰富的图文资料系统展现了壮歌的发展历程。为了让队员深入体会壮歌魅力,梁老师现场演绎了经典壮歌曲目——迎客歌,其清澈嘹亮的歌声如清泉沁人心脾,又似远古铜鼓穿越时空,引发了队员们对民族文化的深刻共鸣。

作为壮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壮族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此次采访活动,瑶山筑梦突击队队员对壮歌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决心也更为坚定。

接下来,瑶山筑梦突击队将继续用青春的激情和智慧,为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百千万工程”的壮阔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让非遗“活”下去,让乡村“旺”起来,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永续传承!

陈伟希摄

(作者:杨帆,罗泳诗,曾静怡)

上一篇:广州华商学院瑶山筑梦突击队专访连山舞龙灯非遗传承人赵正和
下一篇:瑶山筑梦突击队专访连山过山瑶刺绣非遗传承人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