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期间,"以法为盾护银龄:适老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交流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陕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协会和西北政法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法律及养老实务工作者150余人共聚一堂,为构建适老型法律服务体系建言献策。
盛会启幕:专家学者齐聚,共话银龄法治保障
下午14时30分,会议在热烈氛围中拉开帷幕。陕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协会终身名誉会长李新生主持开场环节,介绍了与会的领导与嘉宾。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国家体育总局篮球管理中心原主任李金生,陕西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康苏芳,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师中荣,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郭武军,西安市民政局党组成员、西安市纪委监委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徐平,陕西省民政厅原二级巡视员、陕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协会党支部书记石志俊,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文卫华,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宋小俊教授,辽宁大学中国老龄政策法律研究所所长任际教授,西北政法大学老龄法治研究院院长曹燕教授,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王显勇教授,民进陕西省委员会文化艺术支委主委麻天阔,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魏焕成教授,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副院长杨国峰教授,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刘楠,中国政法大学汤闳淼教授,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专家唐德毓,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分行机构部总经理王宇婷,中国工商银行西安未央支行行长巢萍萍,招商银行西安分行机构客户部总助陈传显,陕西德辉律师事务所主任魏彦学,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高级合伙人吉泽伟,陕西德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乔晶,陕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协会会长陈盛玲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
嘉宾发言:分享见解,交流思路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李金生在致辞中强调,面对深度老龄化挑战,必须运用现代社会治理方法系统破解社区养老难题。他提出,应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多元协同机制的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整合资源、政府托底筑牢框架、社会力量激活服务枢纽、公众参与凝聚内生动力、法治建设划定权责边界、科技赋能重构服务场景,构建有机衔接、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生态。他还以西安等地创新实践为例,指出须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打通治理壁垒、汇聚多方合力,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陕西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康苏芳在致辞中指出,陕西老龄化率已达2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构建适老型法律服务体系刻不容缓。她强调,法律不应仅是事后补救,更应成为事前引导和事中保障,须真正契合老年人身心特点与实际需求。省民政厅将持续推动养老服务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继续支持老龄法治研究院等平台发挥智库作用,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地方立法研究,完善服务标准与纠纷化解机制,推动从“有法可依”迈向“良法善治”。鼓励开发更多“听得懂、用得上、靠得住”的适老法律服务产品,推动服务走进社区、贴近老人。欢迎更多金融机构、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共同为陕西老年人织密织牢法治保障网。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在致辞中表示,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学校积极回应国家战略需求,自2012年起便整合跨学科力量成立老年人权益保障研究所,逐步打造出一支成熟的研究团队。
他强调,高校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今年3月联合陕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协会成立西北政法大学老龄法治研究院,旨在推动法学理论研究与养老服务实践深度融合,为构建适老型法律服务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此次交流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在法治轨道上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重要探索。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汇聚学界、实务界智慧,共同为推动适老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陕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协会陈盛玲会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协会在推动养老服务法治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未来规划。她指出,针对老年人的法律新需求,协会重点开展工作:一是搭建平台,今年3月联合西北政法大学成立西北首家“老龄法治研究院”,开展《养老机构合规运营指南》等课题研究,将法律条款转化为实操手册;二是推动“产学研用”融合,与金融机构、职业院校合作,打通“金融+法律+人才”服务链条。
签约仪式:银企合作,注入新动能
会议期间举行了签约仪式。在陕西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康苏芳和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文卫华的见证下,陕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协会会长陈盛玲先后与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刘楠、招商银行西安分行机构客户部总助陈传显签署合作协议。
这一合作搭建了养老和银行合作平台,为适老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金融活水。
高校授牌:人才摇篮,接力银龄事业
养老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接力传承"。本次会议为10所高校举行了授牌仪式,这些高校将成为"养老人才的摇篮"。西安文理学院、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代表上台接受了牌匾。
未来,这些高校将通过课程设置、实践基地、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复合型养老人才,让专业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养老行业。
主旨演讲:前沿观点,精彩纷呈
主旨演讲环节由西北政法大学老龄法治研究院院长曹燕教授主持。
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大中国老龄政策法律研究所所长、民政部基地负责人任际教授作了"适老服务'二维价值'与老年法保障"的主题演讲,深入阐述了适老服务从单一价值到二维价值的转变范式,强调了老年法保障的重要性。
陕西德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婚姻家事与财富管理产品中心负责人乔晶律师以"当法律遇见'银发经济':服务产品化、标准规范化与律师的专业赋能"为题,剖析了当前老年法律服务面临的痛点,提出了"服务产品化、标准规范化"的解决路径。
圆桌对话:思想碰撞,智慧共享
圆桌对话环节由陕西德辉律师事务所主任魏彦学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副会长王显勇教授分享了"长期护理保险法治化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框架";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汤闳淼教授探讨了"西安适老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
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吉泽伟律师分析了"'零工经济'赋能'银发服务'的法律规制";
宝鸡福泽康养集团董事长曹侠结合实践经验,分享了"依法为盾护银龄 养老助残献爱心"的感人故事;
西安安居天使养老院司冬梅院长则聚焦"养老机构安全运营体系构建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总结展望:以法为盾,守护夕阳红
西北政法大学老龄法治研究院院长曹燕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研究院已组建专业团队,正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据了解,西北政法大学老龄法治研究院年内将推出《养老服务机构合规运营指南》,并开发"法律智慧助老"小程序,让专业的适老法律服务更加触手可及,为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适老型法律服务体系提供智力支持与实践样本。
本次交流会汇聚了政府、高校、银行、养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多方力量,共同探索"养老+法律"的实践路径,为守护银龄群体的合法权益筑起了坚实的法治屏障。未来,陕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协会将继续携手各方,推动适老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