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罗平:油菜花开醉游人
近日,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的近百万亩油菜花相继开放,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感受春天的气息。
作者:毛虹 摄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02-09贵州:新春植树添新绿
2月7日,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鱼塘村,人们在植树(无人机照片)。 2月7日,人们在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进行义务植树(无人机照片)。 2月7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干部群众参加植树活动。 当日是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贵州省各地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大地添新绿。
作者:胡攀学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2-08乡村“归雁”变身振兴“领头雁”
在学生时代,姚慧峰的梦想是从农村老家远走高飞。 上大学之前,这个来自江西省宜丰县新庄镇的农村娃,从未出过宜丰县,他所见识过的世界,不过是老屋和学校之间的方圆几里。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一心向往远方的姚慧峰,选择前往千里之外的云南昆明继续学业。 第一次去大学报到,32个小时的火车车程,姚慧峰兴奋得整宿没有合眼,窗外的风景和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的轰隆声响,都让他感觉到格外好奇。怀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毕业后他
作者:范帆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2-08逛村庄算村账 返乡村民喜看家乡“明白账单”
在湖南省江永县粗石江镇城下村,一条柏油路直达香柚种植基地,抗旱水渠直通田间地头,村中的池塘清澈见底。时隔一年,在外务工群众返乡欣喜地发现,家乡又变了样。 逛村庄算村账喽!随着村委委员毛兰芝一声吆喝,周芝、周元礼等外出务工返乡村民聚拢起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边走边聊。原本坎坷不平的村道如今变得平整宽敞,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赏心悦目。 立村牌花了6万元,其中两名村民捐款4万元,村里承担了刻字、安装费用2万
作者:谢樱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2-08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提高“三农”工作本领
云南省巍山县庙街镇云鹤村,乡村田园风光美丽如画。张树禄摄(人民视觉) 四川省仁寿县板桥镇团圆社区,党员干部帮助果农采摘柑橘。潘 帅摄(人民视觉)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和阳镇东侯庄村,党员与农户在了解水培蔬菜生长情况。张 驰摄(新华社发) 2021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抓紧提高三农工作本领。 大政方针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保障粮
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2-02-08广东信宜:10万亩李花盛放 乡村游“开门红”
中国虎年春节假期,中国李乡广东信宜市新景点山水双合迎来乡村旅游开门红。 信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信宜市是广东著名侨乡,山水双合景点所在地信宜钱排镇双合村6000余人,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近300人,侨眷侨属约1000人。 山水双合着眼宜游、宜业、宜居,围绕河、桥、村、岸做文章,打造农旅双旺、山水合璧、村水相依、水景相融、人水相亲的滨水生态景观带。 目前,首期升级改造工程尚未完全竣工的山水
作者:梁盛 陈子楷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02-07河南鹿邑:尾毛里的致富经
春节期间,河南省鹿邑县张店镇宋坑村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过年气氛。一排排小别墅、四处悬挂的红灯笼,谁都想不到,原来的宋坑村是远近闻名的穷窝窝。 现在吃穿不愁,天天像过年,俺手里的这把尾毛是致富的好帮手。村民陈光亮今年74岁,过年他也没有闲下来。在女婿李卫华创办的尾毛加工厂内,他细心地整理着手里的尾毛,依次把它们按照品质进行归类。 陈光亮在尾毛加工厂整理尾毛。 鹿邑县是中国化妆刷之乡,而尾毛正是制刷的必
作者:翟濯 于新豪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2-07深圳上围村:闲置旧宅迎来不锁门的“新主人”
像被魔幻的画笔点过,上围村变了。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上围村看到,曾经遭垃圾封堵的村庄已是焕然一新。青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色彩鲜艳明快的绘画、陶艺、雕刻等作品随处可见,艺术家工作室、博物馆、展览馆星罗棋布,大红灯笼、油纸伞等点缀其间,恬静的村居生活伴随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2月6日,游客在上围村参观。新华社记者梁旭 摄 这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客家老村,坐落在樟坑径河
作者:周科、梁旭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2-07河南光山:人勤春来早 麦田管理忙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方楼村方园合作社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田间管理。谢万柏摄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方楼村方园合作社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田间管理。谢万柏摄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方楼村方园合作社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田间管理。谢万柏摄 过了立春,万物复苏。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农业部门组织广大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农民抢抓农时,加强对全县16万亩小麦的田间管理,及时清沟排水、锄草、施肥,防治病虫害,以确保今年夏季小麦丰产丰收。
作者:辛静、宋芳鑫编辑:人民网-河南频道日期:2022-02-07广西柳州:15万株郁金香花开迎新春
1月29日,两名小朋友在柳州园博园花海旁的小道上奔跑。 1月29日在广西柳州园博园拍摄的郁金香。 1月29日,在柳州园博园,市民在花海旁拍照合影。 近日,广西柳州园博园里种植的16个品种15万株郁金香陆续盛开,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观赏。
作者:黎寒池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30【新春走基层】长江边坐着“慢火车”赶大集
在重庆,伴随着悠悠长江水一路东流的,不止那绵延不绝的青山与屋舍,还有一对仍在老成渝铁路线上运行的5612/5611次公益慢火车。它们在重庆与内江之间往返,中途停靠28个车站,开行时间将近8小时。 1月27日,旅客在位于重庆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的柏林站等车。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70年前,成渝线通车,一趟趟绿皮火车让山里人见识了外面的世界;随着成渝高铁在2015年开通,老成渝线上仅剩的一对客运火车
作者:陈青冰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30【新春走基层】一份“奶香四溢”的乡村振兴方案
临近年关,内蒙古河套平原刚经历一场降温天气,而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胜丰村的小牛犊们却活力十足,在500多座保温犊牛岛内自在蹦跳练牛劲。 牛犊们可不安生,这不,早上才给穿的小马甲,都挣脱掉了。55岁的饲养员孙玉停在喂奶间隙将保温马甲套在小牛身上,动作麻利,一气呵成,像给自家孩子穿新衣。 除了注意保温,喂奶也有讲究,出生5至7天喂3升,长到半个月就得加到4升。如今将养牛经讲得头头是道的孙玉停,曾经
作者:李云平、恩浩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30【新春走基层】农民网上卖年货备年货渐成风尚
寒冬腊月,随着百誉智能物流专车的到来,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响石村村民易发元在村里的快递物流服务站,收到了孩子从广东省珠海市寄回来的年货包裹,易发元的背篓里,也装满了准备寄给孩子的土家腊肉、干菜等长阳特产。 一次充满温情、跨越山与海的年货传递,在互联网和物流网络的支撑下完成。 虎年春节临近,记者在湖北多地农村走访时发现,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网络的普及,农民在网上卖年货、备年货、送年
作者:王贤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30山东寿光:给菜农“减负” 让保供 “加分”
春节前夕的蔬菜生长情况咋样?质量安全和物流交通如何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能拎得稳吗?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当地做好蔬菜稳产保供的加减法让人耳目一新。 这段时间外界温度低、日照短,尽量早拉棉被、晚放棉被,浇水施肥也要小水小肥、勤浇勤施。大寒节气这天,在寿光孙家集街道西侯村菜农田会娟的茄子大棚里,当地农业农村局的农艺师李光聚正在讲解设施蔬菜如何应对寒潮天气。 田会娟是老菜农了,种了快20年大棚,但
作者:张志龙、贾云鹏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29从斗南“花语”聆听奋进足音——“亚洲花都”传奇
春节将至,走进位于昆明市呈贡区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玫瑰、百合、康乃馨、大花蕙兰到处花团锦簇,人群熙熙攘攘。 斗南,曾是滇池东岸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如今成为亚洲最大的花卉拍卖和对手交易中心。 39年来,从第一株剑兰到上百亿枝鲜切花,花瓣与汗水拼出亚洲花都的传奇在斗南,于姹紫嫣红中聆听中国奋进的花语,感受美好生活的别样怒放。 这是1月21日拍摄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待拍的鲜花。新华社记者 王
作者:吉哲鹏、庞明广、杨静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29折翼“雄鹰”土里刨出残疾群众致富路
1月27日,在雄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邕宁乡村振兴农产品体验馆,黎镇(右)和合作社残疾员工李子府摆放刚刚收购的沃柑。 55岁的黎镇家住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早年因车祸致残。2016年7月,黎镇和妻子成立了南宁市雄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吸收残疾人在合作社工作,帮助残疾人农户打通销路、销售农产品,还助力残疾群众提升农业实用技术。自成立以来,合作社直接或间接销售农产品760多万元,为扶贫、慈善等事业捐资捐
作者:周华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29山东东港:蓝莓花开致富果
1月28日,村民在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蓝莓产业园温室大棚里管护蓝莓。 1月28日,在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蓝莓产业园温室大棚里,村民在挪动蜂箱,以便更好地授粉。 多年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以蓝莓产业为载体,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经过16年的悉心呵护和扶持培育,如今全镇蓝莓种植面积发展到2.5万亩,年产值近4亿元,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作者:郭绪雷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29“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累计分红突破千万元
26日,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喜迎第五年分红。至此,这个村累计分红超过1000万元。 350元、520元、580元、600元、620元五年来,小岗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每位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股东的分红金额不断增加。分红多了,归根到底靠改革!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笑着说。 在小岗村分红现场,几位大包干带头人展示领取的分红红包。新华社记者曹力摄 40多年前,小岗村民按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
作者:姜刚、曹力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28狠下“绣花功夫” 巩固脱贫成果——我国脱贫人口最多县云南镇雄走访见闻
地处乌蒙山区的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曾有56万贫困人口,是我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县。 脱贫以来,当地聚焦精准帮扶,狠下绣花功夫,通过强化监测预警、夯实兜底保障、促进转移就业、壮大特色产业等举措,让脱贫群众稳步过上幸福生活。 紧盯三类对象及时监测帮扶 快到屋里取暖。寒冬时节,镇雄县赤水源镇螳螂村薄雾弥漫。见到来访干部,44岁的村民饶德芳连忙招呼大家围坐在火炉边。 家里还有什么困难?赤水源镇副镇长胡凤姣问。
作者:林碧锋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28菜香·花香·药香——辽宁山村飘出来的“香香味道”
酸菜缸里的菜香,大棚里的百合花香,储藏库里的草药香岁末隆冬,新春将至,广袤的黑土地上不乏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新华社记者深入辽宁农村采访,闻到了从大山里飘出来的香香味道。 一缸酸菜打天下 腌出来的菜香 1月10日,鞍山市千山区汤岗子村村办酸菜厂的工作人员展示切好的酸菜丝。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迈进4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一股酸酸的味道扑鼻而来。放眼望去,5米纵深的酸菜池密集排开,光码放白菜
作者:邹明仲、白涌泉、李宇佳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