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竞争的关键所在。各级党组织肩负着引领发展的重任,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方位推进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必然选择。
人才引进是人才工作的首要环节,各级党组织应秉持海纳百川的胸怀,广开进贤之路。一方面,要着眼于全球视野,积极吸引海外高端人才。通过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如提供优厚的科研启动资金、舒适的生活配套设施以及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吸引那些在国际前沿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专家学者投身到我国的建设中来。像一些沿海发达城市设立的海外人才创业园,为海外归来的创业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务,涵盖了从项目对接、资金扶持到办公场地提供等各个方面,成功吸引了大量海外高端人才带着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回国创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国内人才的挖掘。要深入基层,深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个角落,发现那些具有潜力和专长的人才。通过举办各类人才选拔活动、搭建人才展示平台等方式,让更多 “藏在深闺人未识” 的人才有机会崭露头角。例如,某些地区组织的 “乡土人才技能大赛”,为民间手工艺人、农业技术能手等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从中选拔出了一批能够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关键。党组织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构建完善的培养体系。在教育领域,从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人才储备奠定坚实基础。高等教育则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产学研合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实际的生产和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对于在职人才,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机会,鼓励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可以通过与知名企业、高校联合举办培训班、选派优秀人才到先进地区或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拓宽人才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例如,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定期选派中层管理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商学院进修,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回来后将所学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人才使用是发挥人才价值的核心。党组织要坚持人岗相适、才尽其用的原则,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和平台。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让有能力、有业绩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在一些科技创新企业,设立了 “首席科学家”“技术带头人” 等岗位,不论年龄和资历,只要在技术研发方面有突出贡献,就能够担任这些重要职务,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同时,要赋予人才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工作中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才在资源调配、方案制定等方面的决策权,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人才激励是留住人才、激发人才持续奋斗的重要手段。党组织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在物质方面,要给予人才合理的薪酬待遇,让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更要给予重奖,如发放高额奖金、给予股权期权等。精神激励同样不可或缺,要通过表彰奖励、宣传先进事迹等方式,增强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例如,每年评选的 “国家科学技术奖”,对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给予了极高的荣誉和奖励,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各级党组织唯有全方位推进人才工作,广纳天下英才,精心培育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充分激励人才,才能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人才力量。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让我们以人才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通讯员:李佳玉)